Monday, March 2, 2009

对这个世界的微妙触觉。

宁浩又疯狂了一把,市场明显是买账的,我不相信《疯狂的石头》的fans会错过重温旧梦的机会,虽然不爱《石头》的人也必将不爱《疯狂的赛车》,但如今的宁浩显然已有了更大的号召力。

就影片本身而言,《赛车》在多线程的铺陈推进上比《石头》更成熟细密,也更出神入化的重现了《两杆老烟枪》的神韵;虽然这样的讲故事方式对中国年轻观众群而言已不再新鲜,但它的复杂性还是足以让人观后大呼过瘾。以黄渤为代表的《石头》班底,跟宁浩一起进步了,个性鲜明的各个角色使故事得到了极大的丰盈。

然而,两相比较,《赛车》是水煮鱼,登时立现的感官刺激,却不似《石头》那盘红烧肉,放箸十日后依旧回味绵长。究其原因,有评论说少了《石头》里那些拐不过来弯弯儿的川普,又没有充分利用闽南语的背景,《赛车》没有了地方文化所能营造的特殊韵味;也有人说,《石头》的剧本写得硬,过耳成诵的对白比比皆是,《赛车》里除了不断重复的“有没有”、“不烧不专业”、“干一行爱一行”而外,没有太多令人记忆的语言符号;而且,《赛车》全方位继承了《两杆老烟枪》的“男人片”风格,放弃了《石头》里温吞平凡但仍感人的爱情元素,出镜的女人不是被刀捅的女老虎就是等待被潜规则的无脑儿,唯一算得上爱情的就是俩笨贼口中的“你不想娶俺妹,俺还想娶你姐”。

以上种种的指摘,在我看来,都指向了宁浩的创作动机所存在的问题。《石头》这部“划时代”的小成本制作,现在看来拍得是何等的平心静气,不能说宁浩没有剑指盈利,但在拍摄过程中他完全是沉下心来讲故事,讲自己的经历,讲他几十年来的生活积淀。宁浩说穿着内裤被锁阳台的桥段,来自于他自己的糗事——类似的,你能感受到,每个令人发笑的细节都有萌生自生活的根源。它们真实可信,它们踏实细腻。宁浩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打造成了《石头》的灵魂,《石头》因此而栩栩如生。

而《赛车》号称有八个编剧,包括宁浩,他们绞尽脑汁把这个复杂的故事讲得完整合理,丝丝入扣,密不透风,从逻辑上看得到了良好的自洽;然而,正如宁浩所说,他已经把多线故事玩得很熟了,我能感受到《赛车》的叙事过程中,宁浩充分展示了他对各个线索的恰如其分的控制,但当他的叙事重心放在完善“多线程”的技术上,不可避免的,人情味、生活化、真实感、文化底蕴等等要点都被忽略了。在我看来《赛车》是一个玩票性质明显的技术片儿,头脑冷静、一腔诚意的宁浩被技术发烧、流于表面的宁浩所替代;所以《赛车》一片看起来像好莱坞大制作一样华丽炫目,却失去了独立影片特有的感人力量。

《石头》的自小众及全民式的胜利毫无意外的给了宁浩很大压力,也让制片商有了更多经济上的期待;因此出炉的《赛车》难免成了炉火纯青但失去棱角的狂欢,“踏入江湖是我的命”(http://www.tudou.com/v/dzVG0BCSU2U),这句歌词如同宁浩的自白,杀人杀的手熟了自然也没有了扣动扳机刹那的心跳,沉迷于技术所引发的匠气完全蒙蔽了讲故事的人对这个世界的微妙触觉。

怎么样在走向成熟和商业的道路上保持自己纯净粗糙的赤子之心,恐怕是所有的文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悖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