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4, 2008

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现实

在豆瓣看到《梦想照进现实》,一时兴起写的。贴过来。

这部被老徐自己称为“实验性”的电影遭到了广泛的批评,一种是说纯对白无剧情式的电影让人难以接受,不如最小化了听广播;一种是说这些把戏以前早有先例,算不上什么实验电影。被同时批评“太先锋”和“走老路”,徐静蕾似乎波澜不惊,我猜也许她还偷着笑呢。作为十分喜欢以徐静蕾为代表的北京姑娘的我,自然觉得《梦想》一片还算好看,同时也渐渐学会了徐静蕾对待批评时那种“您说您的,我做我的”的随意态度。

可能喜欢徐静蕾,就是喜欢她身上这种劲儿吧。对自己拧巴,对自己有要求,是她前进的动力;别人的看法,都是参考,我捡我觉得有用的听听就得了。拍片子,她也是走同样路线,捡喜欢的拍,不太在乎极端意见。

从她执导的处女作《我和爸爸》开始,徐静蕾很聪明的选择了她擅长的叙事方式:不太常见的题材,但并不十分独僻;以感性为主,也有些理性的小聪明。女性导演很容易运用细节增强影片的趣味性,而《我和爸爸》一片完全由细腻的细节描写支撑起来。单亲话题不新鲜,但这个十分“北京爷们儿”的老爹被刻画得十分鲜活。

稍作积累后,徐静蕾执导了广受好评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片中那些仄仄的崎岖的片段,让人叹服只有一个女人才能把这个有些变态的单恋故事拍得如此令人信服。从片子能看出老徐在技术方面有了不少进步,很多画面堪称绝美,但是她讲故事不利索的弱点得到了暴露,尤其是过多的对白运用,她自己也后悔,说在东京看全片儿时突然觉得和剪片子时根本不是一样的感觉。

她一再说想拍部古装片,但《宫里的日子》却因资金问题一推再推,徐静蕾索性玩票拍了部小成本的《梦想》。《梦想》对她来说算得上“实验”,因为她虽然有各种点子,尝试各种花样,但总体而言还一直是个中规中矩的女青年。我疑心是她从写博中得到很多新鲜体验,她觉得聊天说话其实是一特有内涵的生活方式。我还疑心在这个观点上她跟贫嘴王朔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梦想》。

说到谈话式电影,我第一想起的就是Before the Sunset、Before Sunrise系列。但人家两部片都有出外景,聊天地点也是走走停停,还催生了最常见影片主题:爱情。可是《梦想》呢,换来换去也不过是导演套间儿的俩屋,剧中也没有一点“潜规则”的影子,除了抽个水烟之外,没做一点儿反人类反社会反法律反道德的事儿。

但是,那些对话,实际上很真诚,虚着逗人乐,实着发牢骚。王朔有多少牢骚要发就不用提了,徐静蕾在逐渐成长为一名全面女导演的历程中,也积攒了不少不服气,想想内核是这么不和谐的一部片子,还是如此轻易的通过了审查推向了市场,老徐又是在玩自己的小聪明。没错,徐静蕾说这部片子就是拍给自己的,她给自己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说所有自己想说的话(可能不是“所有”,但能说给那么多人听,同时还赚着票房,也值得了)。

有一次有人攻击我是“徐粉”,说我为这部极其虚伪的捞钱片摇旗呐喊,说这完全是老徐对徐粉的欺骗和不负责以及徐粉的单相思和愿打愿挨。可是,我并不十分气愤于这样的诋毁,而且感觉这里边有半句话说得很对:“愿打愿挨”,就是这样,爱看《梦想》一片的人多半也稀罕徐静蕾,所以他们能懂得她的初衷,也跟她一起偷着乐呢,不太在乎别人的批评,也绝对愿意包容这部片子的各种失败。

喜欢徐静蕾,对于我而言,就是喜欢她的态度,有梦想,也许不是特宏伟的梦想,但是一步一个脚印儿的去做。徐静蕾在指导第一部片子后曾上《艺术人生》接受访谈,她说到自己从小就有个愿望——办一份杂志,当时她还没想到有什么机会,但她能演,还发现自己能导,那就先当着导演再说。朱军让她画幅画,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她画了一些台阶和一些脚印,她自嘲的笑着说,画不好,就是个意思,希望自己每一步都走得稳定坚实。果然,2007年,老徐在做导演之余,创办了网络杂志《开啦》,先不说杂志怎么样,至少她的童年梦想,算是成为现实了。

有时候梦想迟迟没有照亮现实,但是我们愿意心平气和的使劲儿,努力,朝着那个方向,一步一步的挪动。

No comments: